正值北美找工季,我的学生们,无论23ng,还是多年老鸟,都在大吐苦水。言语间充斥着对今年找工不易的无奈和心酸……
作为一名在FaceBook干了多年的技术面试官,期间面过近千个程序员,也带过数千人上岸,针对今年北美找工的情况,有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心得,望诸君拨冗一观。
一、往年 vs 23年北美就业形势
自16年tech市场整体上扬,大厂大量招人的现象持续了好几年,比如,17年Amazon水到没有面试OA就可以进去,随后两年,Facebook,Amazon也相继扩招,大批CS的,非CS的不费多大功夫就挤进了这些头部公司……
但时间来到疫情后,22年下半年起,经济下行,互联网寒冬到来,各大厂缩招,freeze,layoff轮番上演,找工作变成了地狱难度——
Linkedin上一个junior sde的职位,两天能有5千份申请;
今年的head count可能连去年的一半都没有,但找工作的人却翻倍了,包括被lay off的资深码农们
但是,不可否认的是,CS还是全美留学生第一大专业,单从抽签上来说,你毕业以后用 OPT 工作,在这期间抽签H1B,抽中了才能继续留下来, 而CS 的 OPT + OPT Extension 是3年,3年时间基本大多数都可以抽中H1B留下来。
所以,哪怕今年CS 找工很难,也是全美在相当程度上,好找工作的专业,牢牢占据着北美求职的半壁江山。
二、找工作的途径(方法&网站)
这部分主要是给刚开始找工的同学做个科普,包括北美找工作的方式和常用网站。
首先,最常见的方式有online application, network内推和career fair。
网申:看公司的网站有没有available的职位,然后提交resume和cover letter。
Networking:通过network拿到内推——找校友,或者去Linkedin上找找行业里的人。
Career fair:线下招聘会,像美国的学校每年九月份都会有大型的career fair。
另外,找工过程中一些常用的网站也分享给大家:
LinkedIn,职场中的社交网络,你可以在上面自制一份像简历一样的个人资料,着重突出工作经历和技能,能够请求加入到其他用户的联系人网络中去。
Glassdoor,网站里有很多用户对公司的评价,薪资信息,CEO的支持率和员工的推荐等级。(如果网申没有填期望薪资,可以用这个网站,搜索同领域相似职位的薪资,便于与HR谈薪)
Indeed,全球访问量最大的职位搜索引擎。你可以创建一个免费的账户,上传简历,从公司网页或着网上各种各样的列表里找寻招聘信息。
三、面试过程/经验分享
北美的Tech中大厂放出来的岗位一般分为Intern、New Grad和社招,面试难度:Intern<NG<社招,放岗数量:Intern<NG<社招。
流程:投简历 – OA – Phone Interview – Onsite/VO- Offer – Team match。
简历:
记住一点,如果你的简历里的内容和岗位JD关联很少,机筛都过不了。 另外,HR看简历的时间只有 10s,想吸引到他,就要着重体现你的亮点。建议使用「STAR」法则写简历,技术栈标粗,结果用数据体现,别那么“老实”,要包装自己!
Coding轮:
刷题是最粗暴有效的方式,但要注意一个误区:算法面试≠算法。
我见过刷300题左右进Google的,也见过刷1000+题还拿不到offer的。
究其原因——各大厂的算法面试普遍是考两轮或以上,但它不是所有算法与数据结构类型都会考,就像我们平时考试一样,它是有范围和考察频率的。想在今年这个市场低迷,竞争却加剧的环境下,快速刷题上岸,抢占坑位,那咱们首先就要搞明白大厂喜欢考什么,每年都会考吗,今年还考不考。
这里直接给大家放个参考看一看:《FB面试官用学霸思维玩转算法面试》中根据历年的面试常考算法题总结了算法和数据结构常见知识点,颜色越深考察频率越高。
![图片[1]-2023北美找工 | 如何在地狱难度下拿到offer - 北美指南-北美指南](https://us-guides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3/11/image-32.png)
Design轮:
一般来说是分为系统设计和面向对象设计(OOD)。5年以下经验的多数会考OOD,和国内不同的是需要画类图;5年以上的大多考系统架构设计。
给大家列一下OOD和系统设计的区别:
![图片[2]-2023北美找工 | 如何在地狱难度下拿到offer - 北美指南-北美指南](https://us-guides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3/11/image-31.png)
OOD:近几年OOD成了NG和1-3年经验工程师的必考项,但也不用担心。跟成百上千的算法题不一样,OOD的题库很小,大厂经常翻来覆去考原题。所以提前掌握经典的高频OOD题解法,过关问题不大,这里不再赘述。
SD:相比之下,系统设计面试难倒了无数想跳槽、加薪的职场老鸟。因为大厂架构基本很成熟了,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系统设计的全过程。但系统设计对评薪定级也有很大影响,毕竟SD的面试官在debrief中话语权不低。 系统设计虽然是开放性问题,但答题也有套路可循,FLAG高级资深架构师总结过一套4S分析法,可以套用所有的系统设计面试问题。建议大家可以免费试听一下~
BQ轮:
行为面试问题,常考的问题诸如“你在之前的工作中做过的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么?”“你为什么从上一家公司离职”等。虽然看似简单,但也有很多坑。
建议围绕亚马逊的领导力准则(Leadership Principles)来准备,它基本cover了所有行为面考虑的方面。湾区的中大厂的BQ轮都可以按照亚马逊的LP来准备,这套包含了BQ得分要点,答题步骤等等的LP模板,建议免费试听领取。
![图片[3]-2023北美找工 | 如何在地狱难度下拿到offer - 北美指南-北美指南](https://us-guides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3/11/image-33.png)
另外,对于Junior来说,如果时间紧大体就练好5种:处理conflict, most challenge/proud of project, miss deadline, 处理mistake, take risk。经验有限的话,多想想工作中别人身上发生的事情也可以拿来当自己的故事,重点是讲出自己的贡献impact。
四、其他面试建议
1. 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,以今年的形势,对于新人,投500个简历,能拿20个电面,每10个电面有一个终面,每五个onsite拿一个offer。可以算一算要面多少才能拿到。
2. 每天在linkedin, indeed, glassdoor 上投简历,打招呼,不要怕尴尬。
3. Self-introduction要么下钩子吸引对方,要么让它变得有趣,总之刷初印象很重要。
4. 如果没有明白问题在说什么,就去communicate,clarifying question,至少可以稍微回答的在范围内一些。
5. 需要给面试官开口时间,面试其实也是sale自己的环节,把面试官当作你未来的同事,有条件的话最好找有经验的人帮你1v1 mock interview。
6. Story telling可以很精彩也是加分的环节,可以多准备几个背下来,往专业领域上套一套,不需要现场组织语言。
暂无评论内容